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普专题 >
正文内容

城步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显身手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07-18 09:52:16

    城步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致力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深入推进延季蔬菜业、奶业、林产业三大产业发展,形成了特派员作用充分发挥、科技示范不断增强、产业发展提质升级的良好局面。科技特派员在服务“三农”中大显身手。


    (一)人员选派是基础 。2010年城步县开始科技特派员工作试点,当年选派10人到部分乡镇开展技术指导和发展咨询,对科技特派员如何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行之有效的探索。2011年将科技特派员工作明确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要求将人员选派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基础工程来抓,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举措上更加有力,目标上更加明确。一是整合科技资源。县科技特派员领导小组办公室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整体协调、牵头抓总的作用,全面掌握全县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起科技特派员人才资料库,使科技特派员选派上做到了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二是开展产业调研。结合县委县政府“生态立县、项目兴县、产业富县”三大发展战略,对全县产业布局、存在问题、发展趋势进行调研,撰写了“实施产业富县,加快后发赶超”的调研报告,做到对城步产业发展情况清、底子明。三是严格选派人员。根据农民科技需求和产业发展现状,按照作风实、业务精、思路新、能力强的要求,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组织考察的方法,层层把关,好中选优,从县相关职能部门中精心选聘21名科技特派员。全县科技特派员人数达到32人,其中农业类20人、畜牧类4人、林业类2人、医卫类3人。


    (二)作用发挥是关键 。三年来,科技特派员扎根农村,服务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延季蔬菜方面,积极实施品牌兴菜战略,努力创建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县。在省科技特派员艾辛的精心指导和县科技特派员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已建成延季蔬菜标准化基地12个,发展种植专业村84个,种植面积达2.8万亩,种植户人平增收2080元。为打造城步蔬菜品牌,科技特派员们在全县推行标准化生产,全面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农家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淘汰了竹篓包装,统一使用彩印纸包装,提高产品外卖形象。奶业方面,突出草山开发和科技带动,继续夯实南山牧场的发展基础。主要是实施“南山1号紫色苜蓿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项目,提升了牧草再生和耐刈割能力,较大地提高了牧草产量和牧草营养成分;实施“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基础地建设”项目,加快了良种繁殖速度,提高了奶牛质量。林产业方面,一是推广城步优质水果品种苗乡梨3000亩,采用“高位换冠”和“低位嫁接”技术改选老品种梨树500亩,还成立苗乡梨种植协会,实行统一育苗、统一嫁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销售包装。二是开展竹林深度开发,打造城步“有机冬笋”品牌,每年冬季畅销沿海城市。三是积极推进林木产品深度加工,林木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0%,林农收益逐年提高。


    (三)机制完善是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前期重在政府引导,后期主要通过市场驱动,才能深深扎根农村,具有旺盛生命力。我县积极完善各项机制,切实保障科技特派员工作常态化运行。一是制订制度,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县科技特派员办公室组成部门作用,加强部门配合,共同推进工作开展。加强服务,实行“三允许”“三鼓励”“三优先”,解除科技特派员后顾之忧。建立考核制度、定期汇报制度、人员动态管理制度、经验交流制度,对科技特派员实行规范化管理。如在科技特派员下驻农村之前,进行相关农村政策方面培训,重点学习省委《关于深入开展科技特派员科技创业行动的实施意见》和《县科技特派员工作职责和管理办法》,使他们充分认识科技特派员工作的重大意义以及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二是广泛协作,深入推进。随着农村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科技特派员与专业合作协会的对接已成为城步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创新亮点。在县级层面,经常召开奶业、延季蔬菜、苗乡梨协会及龙头企业负责人会议,听取意见,了解动态,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农村层面,广大科技特派员主动融入,深度对接,发挥作用,为基层群众和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分忧解难,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扩大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社会影响。 (戴明星 城步科协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