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县流泽镇:举科普旗帜 促全面发展
邵东县流泽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人口4.2万人。这几年,该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高举科普旗帜,深入开展科技推广、科技咨询、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科技扶贫等一系列科普活动,使该镇经济得到空前发展。2012年,镇财政总收入达到45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60元/年。
组织健全,保障有力。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科教兴镇”战略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加强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科普领导小组,经常召开有关会议,研究部署科普工作,督查工作的落实。为加大科技的投入,科普经费按人口总数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纳入财政预算,设立专帐,做到专款专用,在经费上保证科技发展的支出。坚持每一季度召开一次科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开展科普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年年初研究制定出本年度的科普工作规划,镇党委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单位实施。
为使科普工作深入有效的开展,该镇成立了科学技术协会。做好了科普工作远期规划,选举产生了科协领导机构。全镇所有的村都成立了科普小组。根据各类专业实用技术推广开发的需要,该镇还相继成立了6个专业技术协会,分别是:优质稻推广研究协会、杂交玉米推广研究协会,玉竹种植加工研究协会,精品水果种植研究协会,特种养殖研究协会,工业新产品开发研究协会。这些专业技术会作为实用技术普及推广的“领头雁”,为该镇实施“科技强镇”目标作出了突出贡献。
职能发挥充分,科普体系日趋完善。七所八站是乡镇重要的职能部门,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服务于民。镇科协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 积极组织各职能部门开展科普活动。镇农业站广泛收集农业科技情报,积极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目前,优质稻、杂交玉米、精品水果等新品作物在该镇得到有效推广种植。为指导好农民科学种田,普及农业实用技术,每年印发上万份的科普资料,订购上千份的《湖南农业》等报纸杂志发送到村、组、户。同时,还巩固发展了庄稼植物医院,接受农民的科普咨询,推销优质化肥和农药新品种,做到上门服务,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镇农机站在全镇38个村建立了农机服务组织。镇水管站积极建设现代化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引导农民科学灌溉蓄水。镇畜牧站在上门指导农民科学养猪、搞好防病治病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广生猪品种改良,使该镇的生猪养殖业走上良性的发展轨道。正是由于各部门的积极协作配合,该镇的科技服务体系得到不断完善和发展。
科技培训常态化,科技素质全面提升。几年来,该镇投入相当大的人力、物力,以镇农科教中心为平台,对全镇的党员、镇村干部、企业人员和农村青壮年劳力进行系统的科技的培训,党的理论知识和学习适用技术。他们还采取上课、看电教片、电视、广播、标语、宣传栏、墙报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激发全镇人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镇农科教中心每年培训农村基层干部100人次,党员300人次,为了使全镇的党员、基层干部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还能熟练掌握1-2项农业实用技术,他们还专门聘请了省、市高级农技师讲课;镇农科教中心每年开办“农函大”班4期,每期学员人数达100人;举办短期专业技术培训班10期,总人数达到650人。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普教育,参加学习的青壮年劳力有80%获得了农民技术员资格,他们当中涌现了一批科技示范户,走上了科技致富的路子。如六合亭玉竹种植户尹平德、丰宜精品水果专业户彭乔元、竹泉野鸡养殖专业户徐和平等,这些人都是学员中的先进典型代表。企业系统的厂长、经理全部参加了镇里举办的轮训班培训,对工程技术人员、财务人员及其他技术操作人员按专业进行培训,使得管理人员善管理,技术人员更专业。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把对弱势群体的科普教育也放在重要地位,形成了全民参与,深入学习科普知识的良好氛围。
以技术普及为切入点,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玉竹的种植加工以及精品水果的种植是该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亮点和重点。镇党委政府按照“品种调优,链长调长,规模调大”的原则,积极增加科技投入。多次请来省市农业专家对玉竹轮作的土壤条件进行专题调研,并对此提出了可行性的技术建议,使该镇的玉竹产量比以前有了稳定的增长,每亩玉竹收入增加了120元以上。同时,镇党委、政府大力加强玉竹生产基地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全镇形成以仁泉、栗泉、泉溪、新泉、六合亭等村为中心的玉竹科普示范基地,种植玉竹1400多亩,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销模式。现在,全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4500多亩,其中玉竹超过3800多亩。石里、新泉、泉溪、流泽、大坪等村的村民主要从事玉竹加工,从业人员达到6000多人,年加工玉竹10万多吨,产值达5亿元,人平年纯收入达到2万元,依靠科技致富成为不争的事实,流泽镇也因此成为全国闻名的玉竹加工基地,省科技厅授牌认定的玉竹GAP示范基地。
尽管流泽的优质杨梅早已闻名县内外,但镇党委、政府并未因此而满足,而是积极引进新品种,改良土壤条件,研究新的治虫防病技术。培育形成了以丰宜、新梅、中兴等村为中心的优质杨梅生产基地。几年来,全镇栽种优质杨梅、枇杷等水果1600多亩。颗大味美的良种杨梅成了供不应求的水果品牌,更成了流泽人们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
此外,镇党委、政府还十分注重对优质稻、杂交玉米、特种养殖等产业的培育。形成了以土地山、六合亭、吉星村等优质稻生产基地,丰宜、中心村的精品水果生产基地,山龙村的金银花基地,杨柳村赵宝生的梅花鹿养殖、油茶村的肉牛养殖,泉溪村的良种猪肉养殖场,竹泉村徐和平的山鸡养殖场等为示范,带动全镇的特种优质种植、养殖业。优化了该镇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农业健康协调发展,确保农民收入稳步增长。(邵东县科协 李振辉)
- 最新推荐
- 邵阳多家单位和个人在2025湖南省茶 2025/04
- 传播科学知识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25/04
- 绥宁县举办2025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2025/04
- 北塔区开展“订单式”科技下乡 科普惠 2025/04
- 城步举办科技人才沙龙 苗歌唱响猕猴桃 2025/04
- 北塔区科协举办“科学的种子”大型科学 2025/04
- 2025年隆回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圆满 2025/04
- 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丨中国航天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