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普专题 >
正文内容

绥宁县枫木团乡科协做足“竹”文章打造致富林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09-02 08:53:34

  

    初秋时节,车行在枫木团苗族侗族乡的公路上,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青山,翠竹摇曳,竹涛阵阵;一辆辆爬山王,满载竹子,呼啸而过;一户户人家,锯竹破篾,竹香满院……该乡5万亩楠竹年增收500万元,竹产业已成为枫木团一大支柱产业。
   

    枫木团乡是绥宁县7个楠竹主产区之一,楠竹资源十分丰富,楠竹立株数达600多万根。以前由于竹林分布散、交通条件差、经营理念落后等因素,竹林效益低。
   

    近年来,枫木团乡科协为了做大做强竹产业,积极加强与县林学会和楠竹加工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组建枫木团乡竹林开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楠竹低改示范基地。通过举办专家讲座、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争取扶持政策、免费提供化肥等方式,采取“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提高竹农对楠竹低改的认识和技能,引导和带动竹农形成“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的种竹理念。着力做足“竹”文章,打造5万亩竹林“绿色银行”。  
  

    2012年,为了推进全乡楠竹产业化发展,乡科协充分发挥竹林开发专业技术协会的人材和技术优势,优化竹林资源。在印坪村建立了望洲楠竹丰产培育示范基地,基地面积共2200亩,分笋用竹林、材用竹林、笋材两用竹林和生态竹林四大类型,其中笋用竹林100亩、材用竹林1400亩、笋材两用竹林200亩、生态竹林500亩,修建竹林道10公里、步行道2公里。普及推广砍茅、松土、施肥、病虫害防治、丰产培育、护笋养竹、科学采竹、封山育竹等技术措施,通过精心呵护,该村竹林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楠竹胸径平均增大1.5厘米以上,鲜笋由原来的亩产50公斤增加到130公斤,立竹由亩产60根增加到140根,竹林产值由每亩1000元增加到2000多元,示范带动了全乡竹产业的快速高效发展。
  

    2013年,为进一步提高竹林经济效益,乡科协加强与宝庆联纸、佰龙板业、湖南中集、银山竹业、丰怡食品、丰源竹木等一批楠竹加工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现已建起了6家竹帘子加工厂,就地向百姓收购楠竹,专门为县城楠竹加工龙头企业制作竹帘等半成品。看着一根根竹子送往山脚,一车车竹帘子装运上车,竹农们笑嘻嘻地说:“砍下了竹子,鼓起了钱袋子”。(袁均荣 邵阳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