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开香溢苗乡侗寨——绥宁枫木团苗族侗族乡百合种植科普基地
图为百合种植科普基地
今年枫木团苗族侗族乡百合种植面积达到了235亩,喜获丰收,产品走俏,价格不菲,农户们个个喜上眉梢,逐渐成为了枫木团苗族侗族乡又一大支柱产业。
图为种植户在采收百合
枫木团苗族侗族乡境内以山地、丘陵居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420毫米,属中亚热带南岭湿润气候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特别适宜百合、茯苓、鱼腥草等中药材的生长。该乡有耕地4546亩,其中水田4033.4亩,旱地512亩,以前基本上用来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虽然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但距离发家致富的目标还很远。近几年,枫木团苗族侗族乡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尝试种过茯苓、黑美人、亚贡、鱼腥草等等,经过不断的探索,瞄准百合中药材种植这个产业,并逐年扩大规模,为老百姓寻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致富之路。
2008年,只有新屋场村的少数农民开始零星的种植百合,到2010年,村民们发现种植百合的收入比种粮食赚钱,卖百合主要是卖鲜百合,一挖出来就可以卖,每公斤价格为8元至12元。而那些个头小的百合更是紧俏,是作为百合种子,每公斤价格达15元。这样算来种1亩百合相当于种6亩粮食的收入,“眼红”的乡亲们也跃跃欲试,纷纷购买百合种子进行小规模种植。2010年,种植面积达到了80亩,人均年收入增加近600元。
图为基地采收百合现场
看到农民种植百合热情高,有钱赚,枫木团苗族侗族乡政府因势利导,加大引导力度。乡政府多次组织部分百合种植大户到广东等地了解市场行情,并按照产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发展思路,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水平。针对新屋场村、枫木团村等村交通不便、百合买卖难的状况,乡政府先后筹资50万元,修建道口村桥至枫木团村桥2公里的林道。为提高种植水平,乡政府筹资2万元,在新屋场村、秋木田村、道口村修建了8个沼气池,大力推广“猪-沼-药”发展模式。以前农民种植的百合,要经过商贩转手卖到上海、浙江等地,中间环节多,价格就变低,20009年,乡政府扶持以“企业+支部+基地”的模式助推百合产业发展。在新屋场村成立了百合生产基地,建立百合示范基地100亩,带动周边村落发展百合。到2012年,枫木团村、净溪村等村百合种植面积达80亩。尝到甜头的农民巧借政策优势,不断扩大百合种植规模,部分农民租赁土地进行种植,催生了一批种植大户。(刘忠永 张小婷 邵阳市科协)
- 最新推荐
- 邵阳多家单位和个人在2025湖南省茶 2025/04
- 传播科学知识 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 2025/04
- 绥宁县举办2025年青少年机器人竞赛 2025/04
- 北塔区开展“订单式”科技下乡 科普惠 2025/04
- 城步举办科技人才沙龙 苗歌唱响猕猴桃 2025/04
- 北塔区科协举办“科学的种子”大型科学 2025/04
- 2025年隆回县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圆满 2025/04
- 宇宙浩瀚无比 探索永无止境丨中国航天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