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普专题 >
正文内容

“五彩稻”:让人生五彩缤纷——记“隆回特优稻米研究会”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11-08 10:17:08

    隆回县特优稻米研究会2012年受到湖南省科协和省财政厅实施的“科普惠农兴村行动计划”项目表彰,并获得10万元的奖补资金。获得表彰一年来,研究会在县科协和县财政局的监督、指导下,合理运用奖补资金,充分发挥榜样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技术培训,努力提高会员科学素质和科学致富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大投入建设科普阵地,全力配合县科协等部门进行科普活动。研究会年内建成高档宣传栏3处18延米,内容随农时变化而更换,建立科普图书室1个藏书2000余册,同时建立科普培训室和活动室。充分利用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科普活动日等载体,采用多种形式积极对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对种植五彩稻的农户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指导的方式,把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手把手传授给种植户,让农民尝到种植“五彩稻”的甜头。每到播种和农忙季节,袁忠福等理事会成员的手机响个不停,研究会总是手把手指导种植户对五彩稻进行病虫害防治和水肥管理,让农户真正掌握技术。对远道而来的学员和参观者采取现场参观、义务讲解、免费赠送技术资料的方法,使种植特优稻的人越来越多。
   

    2、抓住机遇,顺势而为,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操作模式,稳定种植面积。⑴研究会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人精我特”的发展思路,从农业科研部门引进早稻新品种3个、中稻新品种4个、旱稻新品种3个。特优稻品种从当初的8个发展到18个,产量上由500多斤高到800斤至1200斤,价格高出普通稻的30%、50%、80%、100%不等。生产加工的低档、中档、高档特优稻米,不抛光、不添加任何防腐剂、保鲜剂等化学物质,保持来自大自然的原汁原味,深受消费者欢迎。⑵和湖南农大等高校强强联手,经验与技能结合,为会员技术跟踪服务。实干、巧干、不辞劳苦认真学习与钻研是研究会会长袁忠福一班子人一贯的作风,水田的活干累了就换旱土的活,休息时间就查阅资料,看书看报,从不打牌玩扑克,一有空就去田里看禾苗生长情况,了解品种发育生长、虫情病情,以便告知会员。会员如有对品种需要技术指导,只要接到电话,马上安排技术人员赶到现场解决问题。定期和不定期走访会员、农户,发放技术资料,进行技术辅导,并和有关科研单位领导交流与探讨,如湖南农大水稻系伏军专家,阳忠老师,湖北农大水稻系的教授等都保持联系。每年都外出考察国内一些优良示范基地,如江西、四川、湖北、广西等,能得到取长补短的经验。所有举措受到会员一致好评,如横岭村老村长李浩中所种的红米一号,亩产1200多斤,对该村农户吸引力很大,表态明年要扩大面积;窝山村曾艳兰老师,所种植黑米稻亩产1100斤,按市场普通稻谷价加70%出售,明年还要多种几亩;石梅村周英信全家的六亩地都种上了五彩稻,每亩要增收100元以上;有位叫刘小龙的大学生在深圳打工,每月不少于3000元工资,也回乡加入了特优稻种植行列。周边乡镇每年不少农户前来引种,外省、外县和一些科研单位来人来函购种,隆回的五彩特优稻在全国逐步开花结果。⑶筹资上生产线,解后顾之忧。为更好地为会员服务,研究会又成立了“隆回县香花树五彩特优稻米专业合作社”,已注册正式挂牌,并注册了“香花树”商标。研究会又投资200余万元购进耕整机4台,大型收割机1台,大湖牌农用汽车3辆,加工厂房一座,高档成套碾米设备1台(日产26吨大米)和高档真空包装等设备,为研究会的长远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调查市场,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人们追求既要无农药残留成份,又要营养含量高、口感好、吃出营养,健康与长寿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特别是近一年的刻苦攻关,研究会不论是从水稻的品种、营养成份上进行选育,同时对种植的环境生态进行了严格把关,通过选育加工,科学配比,送检注册上市,多种营养“五彩保健配方米”。五彩米荣获湖南名牌称号,并将产品照片刊登在《湖南名牌掠影》第39版,《邵阳日报》在2013年9月21日刊载了题为《五彩稻种出“多彩人生”》报道研究会的先进事迹。隆回红网分站、邵阳市科协网、湖南省科协网都有报道,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先进模范事迹汇编》刊登了《让生活“五彩缤纷”》的稿件,全面报道了研究会的先进事迹。
 

    会长袁忠福豪情满怀表示:“我在有生之年要把五彩稻产业搞得声色超群,力争将产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的需要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让我国美丽的田野披上彩色的新装,让我的人生更加缤纷!”(隆回县科协 邹都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