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协要闻 >
正文内容

邵阳县为粮食生产筑起“绿色防控”安全堤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2-07-24 15:41:55

 

稻田里养出的鸭子成了香饽饽。近日来,邵阳县七里山场飞云村实施“稻鸭共生技术”的农户们格外高兴,200多亩早稻田中养殖的3600尾鸭子在三天工不到的时间里被慕名而来的消费者们抢购一空,卖出了比市场其它鸭子高出6元每公斤的好价钱。“我4亩早稻田的50尾鸭子卖了2200多元钱,纯收入1600多元,而且早稻生长期间农药打得少,防治用工少,产量也更高。”村民王永花对县里近年来实施的绿色防控技术赞不绝口。

绿色防控是一项集农艺技术研究与生产应用推广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有利于病虫害防治组织化程度的提高,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污染,减少农药使用数量,提升农产品品质,解决农村劳力缺少等技术与社会问题。2008年以来,邵阳县连续多年组织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项目的研究与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该县立足双季稻生产安全需要,依靠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组织推广水稻绿色防控面积15万余亩,绿色防控工作来势喜人。一是表现在项目示范建设规模更大。在五丰铺、塘渡口等6个乡镇场建立起了连片面积15000亩的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核心示范区,涉及52个村6385个农户;设立了2个围网养鸭控虫示范区、4个灯诱控虫示范区、3个绿色稻米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全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面积150000亩。二是表现在主推技术集成应用面积落实更早、效果更好。我县共推广深水灭蛹面积200000亩,开展二化螟性诱剂诱杀面积10600亩,推广抗病品种面积面积15万亩,推广应用平衡施肥、科学管水技术面积10万亩,推广灯光诱杀技术面积5000亩,推广稻鸭共生技术2000亩,推广稻螟赤眼蜂控虫技术面积300亩。示范区内绿色环保药剂使用率达95%以上。表现在方式更新,强强联手共建无公害绿色稻米基地,打造优质稻米品牌。我县农学会植保学组与湖南浩天米业等公司共建10000亩绿色稻米生产基地1个,指导公司与农户全部签订 “三包”合同。

近日,邵阳市、邵阳县财政、农业、科技、科协等部门领导与专家对邵阳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据了解,在今年这个病虫害大发生的特殊年里,该县通过实施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早稻病虫害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取得了单产与总产的双增收,考核组对该县在绿色防控项目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段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