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普专题 >
正文内容

新邵县陈家坊镇种粮优惠政策给种粮大户系上“保险带”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5-10-21 09:28:30

    “明年种粮,县、镇继续实行优惠政策,增加奖补措施,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生产的粮食我们包销……”10月11日,在新邵县陈家坊镇举办的科技示范户暨种粮大户培训班和现场观摩会上,陈家坊镇农技站站长王小良高兴地告诉与会人员,王站长的话音刚落,该镇16个种粮大户啧啧称赞:“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党和政府这样关心我们农民种田,我们一定要种好田,多打粮,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贡献!”陈家坊镇的种粮优惠政策和措施,给种粮大户系上了“保险带”、使种粮大户吃了“定心丸”。


    陈家坊镇是新邵县的粮食主产乡镇。为了制止土地抛荒,大力发展粮食生产,今年以来,该镇采取大户培育、增加奖补措施、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提供技术服务等举措,大大促进了粮食生产。今年该镇发展种粮大户16户,其中双溪村农民周辉耀、下江村农民李喜林各自流转、承包水田1100多亩,其他14户流转、承包水田200亩以上。为了使这些种粮大户获得稳产高产,该镇党委、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优惠,在工作上给予支持;镇农技站在种田技术上进行跟踪服务,一年内对种粮大户在技术上进行两次“充电”。“俗话说:‘秧好半年禾’,要夺取水稻高产,育秧是关键;其次,抛秧、保证基本苗,加强田间管理也是重要环节。”在10月11日这天的培训班上,该镇专门从县农学会请来了技术专家刘武华到会给他们做了育秧、抛秧、机插、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专业技术指导。同时,镇农技站站长王小良还就种粮大户提出的有关技术性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会后,他们在收获的秋色里踏着金秋的骄阳,来到了种粮大户的田间进行现场观摩。种主们相互交流了种田经验。“我今年的抛秧进行了技术创新,改畚箕挑着抛秧为竹筛子提着抛秧,这样既快又省力,一亩田可减少工价150元;晚稻秧龄期不能超过22天、适时中耕、施肥和晒田,这些是夺取高产的关键。”魏家村种粮合作社董事长刘满生的经验介绍赢得了观摩人员的一致赞同。“我原来在外做生意,今年特回家流转、承包了200亩水田种优质稻,花姑娘上轿头一回,技术管理方面没过关,产量可能不算高,要拜大伙为师。有了党的好政策,政府又给我们系上了‘保险带’,粮食不愁销路了,我准备明年扩种到1000亩以上,大胆种田,一定把田种好。”在核山村的田间,种粮大户刘东成滔滔不绝地向大伙介绍,更对种田充满了信心。据了解,该镇这些种粮大户的亩产量都可达到550公斤以上,个别大户的亩产可达600公斤,每亩纯收入可达500元以上。
(新邵科协  刘剑东 石颂军 刘志坚 王小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