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推广会在绥宁举行
8月24日至25日,湖南省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示范现场观摩暨培训会在绥宁县举行。来至全省杂交水稻制种市县的农业局负责人、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和现场观摩。省农委种子处副处长李稳香一行到会指导,县人大副主任张晓霞、县副县长王世刚参加了本次活动。
绥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的发展,目前该县成为湖南省杂交水稻制种大县,2009年8月被袁隆平院士誉为“中华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2013年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先后有隆平高科的隆平种业、亚华种业和安徽荃银种业、湖北省种子集团等多家种业公司在该县建立生产基地。基地涵盖武阳、唐家坊、瓦屋、关峡等沿线10个乡镇、2.6万户农户、12.4万人,年总产值达11.7亿元。种子产业现已成该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第一富民工程。
2011年以来,该县大力推进杂交水稻制种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建设。2015年在李熙桥镇大龙村,2016年在县农科所,2017年在武阳镇六王村,大力开展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今年全县制种机耕、机插、机防的覆盖率达到75%,规模化制种达到50%,标准化生产达到80%。
会上,绥宁、武冈、芷江、攸县等杂交水稻制种县分别介绍了本县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
隆平种业总农艺师、福建省农科院院长吴志源、农飞客总经理徐新慧分别授课。
会议指出,绥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广、企业多、机械化程度高、效益好,成功经验值得全省推广。会议要求,推广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是我国杂交水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发展绿色产业的需要,是减轻人工劳动量、降低种子生产成本的需要,是实现种子安全生产、增强种子竞争能力的需要。要大力开展农业绿色发展机械化技术培训,着力抓好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勇于创新,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过网络远程视频教学、微信平台、可视化平台等开发应用,推动农机化技术培训迈上一个新台阶。
24日下午至25日上午,与会人员分别观摩了绥宁县武阳镇六王村和武冈市邓元泰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多旋翼农用无机授粉和种子烘干技术应用现场。(绥宁县科协 龙宪智 唐耿 )
- 最新推荐
- 新宁县举办“科技助力产业发展”科技座 2025/04
- 扎根乡村40载,托起山区孩子“科学梦 2025/04
- 创意与实践碰撞科技火花——市青少年机 2025/04
- 邵阳市第四期“宝庆院士讲堂”举行 2025/04
- “奔跑吧·邵阳”全民健身跑(洞口站) 2025/04
- 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宣传片预 2025/04
- 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双清区校级选拔赛点 2025/04
- 这8位武冈人代表湖南出征全运会!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