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产业扶贫“拔穷根”“脱穷帽”
“感谢这么好的扶贫政策,我今年脱贫有底气了啦!”9月25日,绥宁县东山侗族乡三溪村贫困户何爱忠对前来看望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干部自信地说。
何爱忠的自信源于该县出台的发展黔邵花猪产业促进脱贫致富扶持政策。他今年喂养了24头黔邵花猪,与其他4户贫困户加入了专业合作社。按照扶持政策,除了每头花猪获政府奖励200元外,他还申请了由政府贴息两年的小额扶贫贷款5万元。何爱忠估算,到年底他家可获得4万元左右的纯收入。
何爱忠的变化只是绥宁县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该县下足“绣花”功夫,大力实施“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推行“产业扶贫带头人+示范户+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多种经营模式,以产业扶贫拔穷根、脱穷帽。
该县重点扶持100名以上产业扶贫带头人、培养1000家左右产业扶贫示范户、带动1万户左右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采取股份合作型、专业合作社型、土地流转型、委托帮扶型、销售帮扶型、直接帮扶型六种产业扶贫模式,实现了贫困户土地流转得租金、劳务合作得薪金、股份分红得股金、保底收购得售金。
该县今年整合产业扶贫资金9000万元,确定了油茶、黔邵花猪、青钱柳和步步高蔬菜基地作为县域扶贫四大主导产业,并逐一出台扶持政策;同时投入乡镇产业扶贫资金1327万元,积极鼓励乡镇自主发展特色产业。该县还成功引进贵太太油茶循环创新产业园、100万吨辣椒加工、年产万吨竹笋深加工等9家农业产业项目,提高了农产品加工集约化程度;建成高标准的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基地,吸引20多家电商企业入驻,拓展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产业扶贫铺就致富路,绣出“幸福花”。该县初步形成了一个产业、一个以上龙头企业、一个产业扶持政策、一个综合销售平台、一批规模产业基地、一大批贫困户参与的产业发展新模式。2017年,全县新发展青钱柳2万亩、油茶1万亩、黔邵花猪6000头、蔬菜4000亩,带动和辐射8700多户困难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9.7万亩,总产量将达2522万公斤,让4140户贫困户受益。绥宁县科协 向云峰
- 最新推荐
- 弯道超车“追光骑士”丨《科技湘军勇登 2025/07
- 城市医疗集团科普宣讲团闪耀省级年会, 2025/07
- 新邵县老科协举办科技兴业和健康养生讲 2025/07
- 深耕茶产业 “双翼”振茶乡 | 记邵 2025/07
- 创新征途“比邻星”丨《科技湘军勇登攀 2025/07
- 茶韵绽芳华,匠心铸传奇丨谭霞与虎久雾 2025/07
- 助力乡村振兴——大祥区科协开展“送科 2025/07
- 金属材料界“面点师”丨《科技湘军勇登 2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