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为农民搭建致富的金桥”
日前,笔者和县科协领导一行,来到绥宁县乐安铺苗族侗族乡大团村,看到村前村后的木架上、草地上晒满了一排排加工好的茯苓半成品,问起生产加工种植户陆安伟,你这么多的茯苓买到哪里去,他高兴的说是通过食用菌协会牵线搭桥,被靖州一家公司订购一空,可获纯利2.5万多元。谈起此事,陆安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连声赞扬年年都是食用菌协会帮了大忙。
在绥宁县,像这样的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已有70多个,覆盖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运输等行业,辐射全县25个乡镇138个村,会员1.8万多户。协会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把农户组织起来,带领大家致富,会员人均年纯收入在1.2万元以上。
绥宁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建,会员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研究会以利益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帮助会员致富。乐安铺乡联丰村板栗技术研究会会长李万兴,采用技术合作方式,牵头成立尖顶油栗种植协会,由协会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现已发展会员86户,发展优质板栗3500多亩。乐安铺无核椪柑专业技术研究会与竹舟江食用菌协会,共吸收会员2100多户,发展无核椪柑、南丰蜜桔5000余亩,一年可为农民增收5600万元。
绥宁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还把农户组成联合体闯市场,提高了当地种养业的专业化水平和规模化程度。依照“干什么、怎么干,一切看市场”的原则,形成了一户带一组、一组带一村、一村带一片、一片兴一业的局面。依靠团体的强大力量,在市场打出了品牌,形成了影响,实现增产增收。武阳镇杂交水稻制种专业技术研究会,在老科技工作者蒋重军的带领下,采取“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经营管理,已发展会员1890户,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达到2万亩,成为与“隆平高科”签约的大型优质制种基地,每年可为农民创收2400余万元。(绥宁县科协 刘忠永 向先泽)
- 最新推荐
- 关于邵阳市第46届青少年创新大赛获奖 2025/08
- 双清区科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25/07
- 邵东学子在湖南省青少年科技体育比赛中 2025/07
- 秦国文在2025年湖南省科协年会上强 2025/07
- 科技赋能乡村留守儿童快乐过暑假——邵 2025/07
- 中国科协关于科技社团举办活动的若干管 2025/07
- 中国科协发布 | 2025十大工程技 2025/07
- 中国科协发布 | 2025十大产业技 2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