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学术园地 >
正文内容

关于县级学(协)会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1-12-27 16:59:11

——洞口县科协

 

一、存在的问题

1、班子问题。自从新政策规定行政领导不能兼任会长后,大多学会的会长都由退下来的老同志或年轻人担任,学会的工作力和影响力不如从前,有些学会虽然存在,但实际是名存实亡,形同虚设。学会还要有一批知名的专家学者支撑,只有这样才可能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成果。这是学会的主力军,关系到学会的研究能力和活动能力。现在很多学会都缺少这样的生力军,有些吸收进来的会员都是凑份子的,导致学会学术活动的质量普遍不高。

2、位子问题。位子就是学会职能,位子主要靠自己去争取。我县农村卫生、农机、财政和老科协等学(协)会主动争取政府转移的职能,同时在做事的过程中主动争取自己的位子,因此把看似很“虚”的学会工作做成了“实”功。不仅领导满意,会员认同,而且有职有权有钱,学会活动也很正常。但也有一部份学会都是做样子的,单独的学术活动很少开展,即使开展学术交流,其形式也比较简单,学术交流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加之项目论证、职称评定等一般都由行政职能部门代替(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应该赋予学会一定的职能),致使学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减弱。

3、票子问题。往年,我县学会的经费主要从三个方面获取:一是挂靠单位的经费支持。二是收取会费;三是通过咨询服务和培训创收。如今,真正有经费支撑的学会越来越少,一是挂靠单位的经费相对紧张,连维持自己的正常开销都难以为继,根本拿不出钱来接济学会。二是会员管理不够严格、不够规范,收取会费又没有具体标准可循,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缴会费显得十分困难。三是学会创收的收入被纪检部门视为“小金库”,不时课以查处,导致大多学会谈钱色变,再也不敢去搞什么创收了。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到学会的健康发展。

4、机制问题。近年来,我县各级学(协)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参与决策论证与咨询方面,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但从国家、省到市都没有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政策,学会会员研究成果评奖困难,学会会员的工作业绩得不到充分肯定,长此以往,很难保证学会会员的积极性不受影响。

二、主要对策

1、依照国家《社团管理条例》、结合本地具体情况,制定切合本地实际、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地方性社团管理政策法规,从而促使学会管理更进一步走上法制化道路,增强学会工作的抗干扰性,为本地学会发展保驾护航。

2、在学会换届选举时,挂靠单位的党组织要积极介入,要将那些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科技人员或热心学会工作的领导干部安排到学会中来,使学会组织结构合理,始终保持学会的生机与活力。要重视学会干部的培养、教育、管理、使用,对优秀的学会干部应破格提拔使用。对因人事变动导致学会干部空缺时,学会所在单位党组织应对其及时进行调整补充,以保持学会工作的正常运转。同时,要解决学会会员队伍素质的问题,严把“入口”关,既求数量,更求质量,特别是要注重大量吸纳高层次人才入会。

3、把政府转移的相关职能放心交由学会承办,要支持学会创造性地开展有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而学会本身也不能一味地急功近利,迎合需要,只看眼前,不图长远,降低学术自律意识和学术研究水准,要结合学会的自身特点,为党委政府服务。常言说,有为才能有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学会只有在搞好本学科应用研究的同时积极推动基础研究,才能有持久的生命力。

4、市委、市政府要出台鼓励学会科技人员创收的文件,要尊重科技人员的劳动报酬,凡学会通过咨询、培训获得的收入要按劳动贡献大小合理分配,真正做到纪检不查,审计不审。采用一些改良方法,将会员会费一次收一年为一次收二年。

5、加大学会研究成果评奖力度,增加数量,提高档次。要大力宣传学会会员研究成果与突出业绩,要对尽忠职守、无私奉献的学会管理人员给予足够的关注,尊重他们的劳动,承认他们的价值,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给予表彰与嘉奖。(黄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