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专家能人风采 >
正文内容

青春无悔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09-11-24 10:36:29

    十年前,一个拿国家工资,有着固定收入的事业单位职工,十年后,已拥有600万元资产的绿色使者,他就是隆回县花木专业技术协会会长、五里牌花卉苗圃场场长李青春。11月23日,与记者见面时,李青春正带着他的园林绿化团队在双清区消防大队施工,这次带来的10余人全部是他苗圃周边的村民,他们每人每天可以领到80元的工钱。见到记者的到来,一位姓王的村民高兴地说,在李会长的带领下,我们不但长了见识,同时也有了固定的收入,打心底里感激。

    据了解,1995年李青春从中南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隆回荷香桥镇林业站工作。这份工作对于一个农村青年来讲可以说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了,但李青春不安于现状,怀着对事业的追求,不大家人反对和朋友劝告,于1999年毅然放弃铁饭碗来到雨山铺镇五里村承包田土,兴办花木苗圃基地。

    万事开头难,李青春来到隆回县雨山铺镇五里村时,人生地不熟,租赁田土要跟千家万户打交道,阻力很大。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李青春及时找到镇村干部,一是组织召开了所涉及田土农户会议,给村民讲兴办花木苗圃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种植花卉苗圃不仅给农户带来经济效益,而且给当地带来社会效益。二是上门入户,不厌其烦地做群众思想工作,终于把所需田土面积全部落实到位。田土落实了,启动资金从哪里来?老百姓田土租金要付,种苗需要钱去购买,组织劳力需要工钱,李青春一筹莫展,于是不得不发动家人向亲戚、朋友、信用社借贷。

    开弓没有回头箭,首期5万元的资金到位后,李青春开始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在没有名师指点的情况下,他边学边实践,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一年下来,基地办得有模有样,家人、朋友也从反对变为支持。碰到技术难题时,他就自费到母校请教专家教授,虚心学习花木种植知识,每月自费订阅1000多元的《园林》、《花卉》、《中国花卉报》、《科技报》等十几种专业性报刊杂志,以便熟练掌握胚芽嫁接、水培、水插、嫩籽播种、大树移植等技术。

    通过十年来的不懈努力,目前李青春拥有固定资产近600万元,花木苗圃基地220余亩,仅今年就已销售盆花、盆景4000余盆,各种绿化苗木20万株,草皮3万平方米,产值达150余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青春富了不忘群众,他以基地为依托,带动周边群众发展花卉苗木,帮助村民调整产业结构,组织68户花木种植专业户,成立了隆回县花木专业技术协会,并被推选为会长。他在基地周围组建了一批以返乡农民工为主要力量的绿化施工专业技术队伍,每年付给绿化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就达30万元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