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聚英才 创新发展开新篇——邵阳市引进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纪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到2022年末,我市建成院士工作站(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
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创新关键指标实现跨越,全市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宝庆大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正成为各类人才大展身手的热土。
生机勃勃的邵阳。
一个“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却成为了“人才”净流入城市,“反差”是如何实现的?我市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顶层设计求贤慕才 显揽才之心
2022年12月19日下午,市委书记严华主持召开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二次全体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二次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下阶段人才工作。
这次会议,既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一次统领性的部署大会,也是我市全面实施“人才兴邵”战略,着力打造近悦远来的宝庆人才高地,以高质量人才工作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重要部署和动员。
3月31日下午,湖南省邵阳市航天科普系列活动暨武冈国防教育基地启动仪式举行。随后,院士专家和青少年代表一起参观了航天科普展。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省委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市委书记严华,市委副书记、市长华学健多次部署、调度人才工作,多次出席人才工作会议和活动。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统筹协调,强力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顶层设计率先启动。制定《关于营造一流创新生态促进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的实施方案(2022—2025)》,扶持企业小升高、高入规(规升高)、规上市,畅通企业主体发展通道。督促落实《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的激励措施》(邵市办发〔2020〕5号),兑现奖补资金1026万元,提高了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
完善政策体系激励人才。围绕宝庆人才行动计划,完善出台16个配套文件,构建“1+16”政策体系,为人才发展提供全周期、全要素、全流程服务。开展“宝庆人才金融荟”活动,发放贷款1.7亿元,努力化解高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最先一公里”资金难题。
搭建发展平台集聚人才。围绕集聚一批领军人才、建成一批创新平台、形成一批优势成果、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优势品牌,大力推进院士(专家)产业园建设,建成李国杰、刘少军、邹学校、梅顺齐院士工作站(室)4个,以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3家。
如今的邵阳,汇智东风劲吹大地,人才活力竞相奔涌。
“五大行动”聚贤集才 筑科技之巢
“我们将积极响应湘商回归、返乡创业号召,充分发挥商会和企业优势,把‘先进经验’学回来,把‘先进技术’带回来,把‘高端人才’引回来,把‘优质项目’落下来,为家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月20日下午,我市在深圳市举行粤港澳大湾区“湘商回归”恳谈会,湘商、专家代表纷纷就家乡人才培养、招才引智等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市委书记严华向深圳市邵阳商会颁授“邵阳市驻大湾区人才工作站”工作牌
近年来,我市紧扣中心大局,贯彻落实各级人才政策激励措施,实施人才项目,全过程培育科技人才。立足邵阳实际,完成“十四五”期间人才发展规划编制。优化整合现有人才计划,创新实施“五大人才行动”,全力做好引育管用文章。
开展人才回归“春晖行动”。建立市级领导常态化联系院士、62名邵阳籍上市公司实控人(高管)和上市公司在邵投资项目负责人制度,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重点瞄准邵籍海内外高端人才、商界人才、高校人才,通过健全完善引才机制、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谢道昕等8位“宝庆引才大使”、举办“院士专家邵阳行”、成立驻京人才工作站等方式,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共引进各类人才4100余名,其中青年科技人才1110名,海外人才34名。
开展人才下乡“星火行动”。推动1775名科技特派员对接服务3154个行政村,定向培养公费师范生1398人,培育各类“土专家”“田秀才”5240人,培训在岗乡村医生6131人次、新型职业农民8395人次、农民科技人才10.1万人次。开展“智汇潇湘·鸿雁之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1500余名大学生返邵、来邵参与体验交流。坚持每季度开展“科技工作者沙龙”活动,邀请科技工作者深入田间地头科普先进农业知识,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力。
开展人才培养“尖峰行动”。制定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紧扣创新链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成功创建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创新创业团队入选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计划,3人入选“湖湘青年英才”支持计划,15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纳入省、市“小荷”人才支持计划,培育选树10名市“拔尖”人才,一大批尖端人才正在邵阳茁壮成长。
开展人才评选“标杆行动”,为在邵工作的顶尖科技人才发放“宝庆人才卡”,提供医疗服务等7项优待措施;健全荣誉表彰制度,评选宝庆工匠年度人物20名、产业兴邵突出贡献先进个人27名,在全社会形成识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开展人才服务“筑巢行动”。定期举办“人才沙龙”“青年人才研修班”等活动,建成人才公寓1300多套,积极主动为118位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职称评审等问题,帮助各类人才在邵结良缘、筑爱巢、扎深根,用心用情营造远者来、来者安、安者悦的人才生态。
让各类人才在政治上受尊重,在事业上得支持,在生活上有照顾。这些年,我市不仅拿出实际行动引才留才,更是拿出真情实感尊才重才,为奋力建设现代化新邵阳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广辟天地助贤施才 发创新之力
2022年8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谢道昕、中国工程院院士柏连阳、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孙传清等院士专家来邵调研指导农业种业发展工作,并在新邵县成立了全国首个“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低镉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这是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地市级城市建立的第一家实验基地。
我市新邵县成立了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国首个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市委副书记、市长华学健会见了院士专家一行,与院士一同为基地揭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科技创新的前进方向,创造美好生活也离不开科技创新。近年来,我市坚持把人才工作与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同谋划、同部署,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应用,进一步实现惠民、利民,增进民生福祉。
聚焦科技兴农。广泛开展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农技推广、科技“三下乡”等主题活动。印遇龙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领衔的“保和鸡”产业化建设科技服务项目,以及宝东农牧科创项目、盛世丰花科创项目等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加强全民科普。成功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作品大赛、科普讲解大赛以及科学实验汇演比赛,科普“四进”活动纵深推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项重点”工作,扎实做好机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安全生产工作。
服务先进制造业。聚焦“九大优势产业链”,大力加强院士工作站(室)、专家工作站、市属学会服务站“三站”建设。为邵阳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引进俄罗斯科学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梅顺齐教授专家团队,建立我市首个装备制造业院士工作站(室),并指导申报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基地”。为绥宁特沃斯科技有限公司引进湖南省微生物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郭照辉专家团队,建立省级专家工作站。支持邵东智能制造研究院建立海外人士服务基地(海智基地)。2022年,我市共成功争取中国科协海智计划项目、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省科协学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湖南省模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专项计划项目19个,并因地制宜谋划筹建邵阳市科技馆和科创中心。
科技亮点纷呈。积极组织省科学技术奖申报,邵阳学院4个项目获奖。利用各种赛事激发创新热情,成功举办第五届邵阳市创新创业大赛,兑现企业参赛奖金46.4万元,有3家企业获得省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2家企业入围国赛。此外,“高效G8.5+玻璃基板”等6个项目列入湖南省“100个”科技创新项目,申请专利83项,获得授权40项,打破了国外高端盖板玻璃技术垄断。科瑞生物的“植物源胆固醇”项目获科技部举办的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组织全市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其中揭榜挂帅项目2个,每个项目发榜金额300万元以上。科技创新,正成为宝庆发展蓝图中最亮丽的底色。
赓续奋斗谋新篇,创新实干向未来。站在新的起点,我市将继续激励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实现邵阳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 最新推荐
- “虹膜写真”走红!很多人都在拍,多方 2024/12
- 餐桌上的“抗癌蔬菜”,好处真不少→ 2024/12
- 北塔区:萌娃进消防 零距离体验“消防 2024/12
- 邵阳市科协举办第十期科技工作者沙龙 2024/12
- 穿秋裤能防“老寒腿”?真相是…… 2024/12
- 2024年湖南省科协年会在长沙隆重召 2024/12
- 邵东市科协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 2024/12
- 汇聚爱心之光,点亮美好生活——新邵县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