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协要闻 >
正文内容

借绿生“金”——探寻南山国家公园绿色发展之路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5-04-07 11:35:19

        初春时节,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南山片区八十里大南山绿草如茵,微风拂过花草摇曳生姿;重峦叠嶂,曲流蜿蜒,黄桑山区,白鹇、麂鹿等在林间自由穿行;茫茫林海,山脉纵横,舜皇山片区资源冷杉、大黄花虾脊兰等茁壮成长;奇峰林立,形态各异,崀山片区朱鹮等鸣叫声在山间回荡……生机勃勃,尽显自然与生态之美。

        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是我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之一,是《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确定的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之一。

        多年来,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举世称奇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不断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推进人地和谐,探寻一条国家公园绿色发展的道路。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在筑牢自然生态屏障、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突破性成效的同时,推动发展生态旅游、生态茶业等产业,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道路,让公园里的群众从生态效益中获益。

        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南山片区2万余亩峒茶,分布于城步苗族自治县各乡镇。

        峒茶是第四纪冰川期的古老茶树品种,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茶树,植株高大,分株稀疏,为湖南省茶叶四大地方种群之一,目前发现的城步峒茶古树高达7.28米、围径110厘米,是湖南省最高大的古茶树之一。

        当地峒茶历史渊源深厚,可以上溯到“三苗古国”时期,《城步乡土志》记载:城步“茶有八峒茶,略可采用”。城步苗侗先民历来有饮用油茶的习俗,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名录的城步油茶,其主要原料就是峒茶、元茶鲜叶。全县有50余家茶叶专业合作社,近万名群众从事相关工作。

        峒茶对当地老百姓来说不仅是饮品,更是增收致富的“金叶子”。眼下正是峒茶生长的关键时期,在城步白云湖峒茶基地,青翠的峒茶嫩叶在微风吹拂下焕发出勃勃生机,苗乡茶农们正在抢抓晴好天气清理杂草;湖南白云湖生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制茶车间内,负责人肖敦旺与员工正清理制茶工具,等待新茶采摘。

        肖敦旺表示,近年来明显感受到随着南山国家公园建设不断推进,城步峒茶市场认可度持续攀升,销路越来越好。“如今,我们的茶叶根本就不愁卖。”肖敦旺认为,南山国家公园的生态品牌效应发挥了关键作用。

        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多次开展城步峒茶古树资源专项调研,创新特许经营模式为茶产业注入新动能,精准赋能产业发展。随着南山国家公园生态价值的持续释放,“城步峒茶”品牌知名度不断“升级”。

        与峒茶一起“升级”的,还有苗乡茶农的生活。“2018年,我挣了10万元,买了小轿车,家里也搬出了祖辈居住的小木屋,在村里盖起了小楼房,现在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茶农杨斌说。

        随着发展,旅游业也抬起了头。农家乐、特产超市、制茶体验工坊一间间开起来了——苗乡茶农又有了新的收入来源。“忙时采茶,闲时接待游客,现在在家挣的钱比出去打工还要多,还能陪伴家人。”汀坪乡蓬瀛村村民周忠良介绍,现在他在家门口开农家乐便能挣到不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