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协要闻 >
正文内容

绥宁科协加强社区科普工作“规范化”建设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13-11-20 10:20:03

图为县科协领导在大公坪社区调研社区科普设施建设情况(刘忠永 摄)

    社区是城区建设的前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绥宁科协为认真落实“科普益民计划”,推进社区科普工作建设,就如何提高市民科学素质,积极探索与之相适应的社区科普工作新途径。日前,绥宁科协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出台措施,加强社区科普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

    一是有领导机构。成立社区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此项工作,制定科普工作计划,筹措科普经费,整合科普资源,推动科普工作循序渐进的开展。
   

    二是有科普工作经费。按照上级财政投一点、科协组织帮一点、社区自筹一点的工作原则,解决科普工作经费问题。
   

    三是有科普工作人员。配备专职科普工作人员,具体抓此项工作,将各项计划落到实处,沟通、组织、协调有关单位,推进社区科普工作的开展。
   

    四是有科普阵地。通过建设科普电子屏、科普专栏、科普画廊、科普阅览室等,发挥科普作用,营造出浓厚的“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氛围,并通过辖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为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提供有力保障,使社区科普教育实践迈上一个新台阶。
   

    五是有科普活动平台。通过创建社区科普学校和推进社区科普学校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贯彻实施,为社区群众提供便捷的学习平台,并为社区“三个文明”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抓手”,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坚实基础。
   

    六是有科普工作亮点。在开设贴近居民生活,满足居民需求的基础课程外,还应打造医疗卫生、健康保健、心理咨询、科学健身、烹调与营养、家电维修、家庭理财、法律常识、手工艺等特色培训和讲座,形成社区科普工作亮点品牌,促进“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提高社区居民科学素养,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
   

     七是有科普志愿者。建立科普志愿者队伍,邀请社区离退休专家、学者,组成专家科普讲师团、咨询服务团,充实社区科普师资力量。将社区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离退休科技人员和热心科普事业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建立社区科普志愿者队伍,承担社区科普活动的组织、宣传和辅导任务。将社区专业人才和技术骨干组织起来,组成社区科普服务队,解决居民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形成区、街道、社区较为稳定的三级科普组织网络,形成合力,齐抓共办,改变目前仅靠极少的专职人员抓科普的现象,为社区的科普工作提供可靠的人员保证,推动社区科普事业蓬勃发展。
   

    八是有科普网络服务。构建现代化教学模式,以科普网络为平台,利用远程教育技术,及时为群众答惑、解疑,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九有科普工作前瞻性。加大投入,明确责任,在旧城改造和新建小区的建设过程中,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建设社区科普宣传栏和电子科普宣传栏等基础设施,做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出新。让群众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提升民众科学素养。
   

    十是有科普工作新目标。到2020年,社区科普服务能力要能够满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社区科普队伍有较大发展,社区科普设施基本完善,社区科普活动的覆盖面和实效性显著增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科普工作的积极性明显增强,社区科普工作常态化运行机制基本形成,社区居民科学素质明显提升,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全面形成。(刘忠永 向先泽 邵阳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