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宁县科协四举措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绥宁县科协为认真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县科协围绕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着力抓好技术培训、队伍管理、科技活动宣传、科普示范基地等四个重点,进一步创新科普惠农工作机制,使科普真正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一是抓科学技术培训。绥宁县科协坚持理论培训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思路,依托县级学会技术专家组和县委党校、农广校,充分整合阳光工程、就业培训、统防统治等项目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同时,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农民田间学校要求,积极开展“田间讲堂”,把科技讲堂搬到田间地头,采取技术人员面对面讲解,手把手示范方式,建立农技人员与示范户、示范户与联系农户一对一的帮教联系,农村技术推广得到全面推进。截止目前,已开展科技培训11场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
二是抓科普推广队伍。县科协建立了由30名技术人员组成县级专家讲师团,并从乡镇农技服务中心选择了120名农技员组成技术指导队伍,按照每个行政村2—3个科技示范户的标准,建立1000名科技示范户队伍,建成县有专家讲师团、乡有技术指导队伍、村有示范户的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网络。每季度定期深入到全县杂交水稻制种生产重点乡镇、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三是抓科技活动宣传。县科协围绕农村技术推广,一是积极组织开展的送科技下乡、科技服务周、科普日等活动,在现场为群众提供咨询,发放科技资料。 二是组织各镇乡街道、科技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现场咨询、邀请群众参加现代农村产业观摩等活动。三是在杂交水稻制种育秧、春播春种期间,在县电视台连续滚动播放春种作物病虫危害防治时间、防治次数、防治方法,及时发布绥宁县2014年农村生产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今年共组织推广水稻新品种10个、油菜新品种6个、青钱柳茶叶新品种3个,杨梅新品种6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万亩、无核椪柑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20万亩、有机无公害青钱柳茶叶生产技术10.2万亩。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宣传和应用,营造农村技术推广的浓厚氛围。
四是抓科普示范基地建设。县科协围绕全县农村主导产业、主导技术品种,按照每个产业建设2-3个科技示范基地建设的要求,在历年建成的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今年针对杂交水稻制种、青钱柳茶叶、杨梅、油茶四个产业,重点打造了武阳镇现代农业杂交水稻制种展示基地、黄桑乡青钱柳基地、长铺乡杨梅种植基地、朝仪油茶等4个示范基地。农村示范基地规模在不断壮大,示范网络也进一步完善,构建了绥宁县重要的农村新品种展示、技术示范、信息传播、培训创业的平台。(绥宁县科协 刘忠永)
- 最新推荐
- 新宁县举办“科技助力产业发展”科技座 2025/04
- 扎根乡村40载,托起山区孩子“科学梦 2025/04
- 创意与实践碰撞科技火花——市青少年机 2025/04
- 邵阳市第四期“宝庆院士讲堂”举行 2025/04
- “奔跑吧·邵阳”全民健身跑(洞口站) 2025/04
- 2025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宣传片预 2025/04
- 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双清区校级选拔赛点 2025/04
- 这8位武冈人代表湖南出征全运会! 20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