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科协要闻 >
正文内容

邵阳县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

来源:邵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2008-12-12 12:42:1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根据省市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邵阳县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大力开展农民科学技术教育、培训和科普宣传,努力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

  (二)实施原则

  1、统一管理和部门协作相结合

  全县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的实施工作,是在邵阳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县农办牵头,负责制定全县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方案,对实施工作进行协调和统一管理。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教育局、县科技局、县人事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卫生局、县广电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科协等单位,作为责任单位协调配合,并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和开展实施活动。

  2、全面推进和突出重点相结合

  在大力做好面向全体农民的科学素质行动工作的同时,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产业的特点,认真做好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工作。重点人群包括农村干部、青年农民和科技示范户,重点地区主要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偏远落后的山村。对有限的人、财、物资源的分配和投向要有重点、有选择,要优先保证优势项目和重要活动的开展。

  3、经验借鉴与务实创新相结合

  近些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相关部门在针对农民素质提高的科技教育、培训和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借鉴。但与此同时,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工作又必须适应当今世界农业科学技术以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生产活动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快速变化,在实施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手段等方面努力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讲求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忌形式主义。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努力营造有利于我县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文化环境,在整个农村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良好氛围。到2010年,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要有显著提高;到2020年,农村居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要达到2%以上。

  2、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收增效,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到2010年,每个村要培养2-3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到2020年,符合新型农民的青年农民比例要占到全部青年农民的70%以上。

  3、构建较为完善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向工业、服务业转产转岗和进城务工的能力。

三、主要任务

(一)继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农办、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科技局、县科协)

  1、采取有效措施,动员各方力量,深入农村基层,为农民提供文化、科技、卫生、法律、政策等方面的服务;

  2、切实抓好科技下乡的经常化工作。通过把科技电影送到农村、加强农村集镇图书门市部建设和管理,把科技下乡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形成科技常下乡的良性循环机制。

  (二)大力推进科普惠农乡村行动(责任单位:县科协、县科技局、县农办、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

  1、通过建设乡村一站一栏一队一员一会(一个科普惠农服务站,一处科普惠农宣传栏,一支科普惠农志愿者队伍,一名科普惠农信息员,一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加强农村科普工作能力,改善农村科普手段,构建农村科普惠农平台。

  2、组织实施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项目。围绕我县在人口、资源、生态环境、防灾减灾、农业结构调整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重点加强对计划生育、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治理农业有害生物和促进农业持续发展的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

  3、以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村村通等建设为重点,强化农村基层科普服务能力。

  4、继续抓好各类科普示范乡镇、示范村、科技示范户、科普示范基地的创建工作。到2010年,科普示范村要达到总数的15%以上,并通过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村科普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5、采取有效方法,指导农技站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使他们更好地传播科技知识,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6、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充分利用农村传统集市、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用科学战胜迷信和愚昧。

  (三)继续抓好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县教育局、县农办、县农业局、县科协)

  全县已培训的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要有针对性地提高培训层次,到2010年,力争50%以上的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示范户、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骨干通过中级技术培训,使每人掌握3-4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和一定的生产经营管理技能。

  (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县农办、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科技局)

  1、采取有力措施,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县职业中专实验实习设施建设,使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

  2、实施农村一村一大计划,为每个村培养至少一名具有大专学历的农村实用人才。

  (五)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开发力度(责任单位:县总工会、县人事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农业局、县妇联、团县委)

  1、引导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

  2、实施乡镇企业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农村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星火科技专项行动。开展乡镇企业岗前和在岗培训,以及管理人员和农民企业家的培训。

  3、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科技培训。加大雨露计划阳光工程实施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制,按照湖南省农民工培训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农民工的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

  4、着力提高农村妇女的职业技能素质,给女性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她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5、继续做好农民技术职称的评定和晋升工作,并逐步走向正规化、正常化、法制化。

  (六)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教育、传播科学知识,推介农村实用技术(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广电局、县科技局、县科协、团县委、县妇联)

  1、县电视台要在重要时段安排播出一定比例的农村科普节目和科普公益广告,办好农村科普栏目。

  2、县电视台创办和正式开播的科教栏目,要尽可能多地增加农村科普节目内容和时间总量。

  3、有计划地选择重点题材,组织摄制一批有较高水平的农村科普电视片,经常性开展优秀农村科教作品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工作。

  4、政府网站要加大农村科普宣传力度,要开辟科学专栏、知识专版,着力解答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科技难题,传播最新科技动态和科技知识。

  5、各种传媒都要把农村科普工作作为一项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七)逐步完善农村科普服务体系建设(责任单位: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县教育局、县农办、县科协)

  1、到2010年,所有乡镇要建立农村科普工作小组,乡一级建立以专业技术协会为主的科普组织。

2、重视和加强群众性科普工作网络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民营科技服务机构等社会化科普组织,巩固和发展与三农有关的各类协会、学会等科普团体。

3、推动农村科技专家服务队伍和科普信息网络建设。

  四、保证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协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

  1、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全县农民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的组织指导,牵头单位要认真负责地履行整体谋划、协调服务、督促检查等职能,各责任单位要分工负责,按照职能分工切实抓好方案的组织实施。

  2、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工作协调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促进工作。各乡镇协调小组应不定期举行联席会议,交流情况,研究工作,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

  3、县直机关各单位都要把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实施工作列为重要工作职责,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实行目标管理,全面规划。

  4、建立对各级政府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的考核制度,将实施工作绩效作为文明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和考核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多渠道落实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经费

  1、各级政府要按照县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将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

  2、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要根据其承担的实施任务,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

  (三)建立和完善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激励机制

  1、建立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表彰制度。每年对实施工作进行评估与检查,对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分别授予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示范单位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先进个人称号,进行表彰和奖励,宣传优秀人物,弘扬先进事迹,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施工作。

  2、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中,推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对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坚持创新的单位,将评选为或继续保持示范单位称号,否则将由新的示范单位替补。对被命名单位,由相关部门予以奖励。

  (四)加强各类科普场馆设施的利用、建设和管理

  1、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普活动室图书馆、青少年活动中心以及各类科普基地,向农民开展科普示范宣传,为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服务。

  2、各主管部门必须在组织领导和财力物力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现有科普场馆设施功能的发挥。

  3、各级政府要将农村科普场馆、设施建设纳入乡村建设规划。要根据自身条件,建立各具特色的农村科普场馆。

  4、加强农村科普工作的必备手段和场所的建设。到2010年,县科协至少要有一辆科普宣传车和必要的电教设备,县城关镇应有百米以上的科普画廊,有固定的科普教育培训基地,科普场馆建设要能够启动实施;乡镇级应有20米以上的科普宣传橱窗,60%村应有固定的科普黑板报或6米以上科普橱窗。

  5、切实加强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以及农村中小学校课外活动场所和科技活动设施建设。

  (五)搞好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宣传工作

  1、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意义,使实施工作广为人知、深入人心。

  2、要及时宣传实施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